三、主要成效
(一)深化“校企一體🎀,產學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進一步加強與企業合作,根據工作任務和崗位職責,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主線,深化“校企一體,產學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對市場人才供求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掌握當前或今後一段時間全省對戲劇表演行業及崗位群的需要以及應用型人才數量和質量的需求,同時根據企業對戲劇表演專業畢業生從業資格及職業能力要求☺️,以區域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依據,明晰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行業)共同製訂、完善了人才培養方案,以畢業生就業崗位職業關鍵能力要求為導向👨🏽🎓,推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
校企合作製定了滇劇🧗♂️#️⃣、花燈“多年一貫製”人才培養方案,根據社會需求及企業崗位需求設置知識、能力、素質目標,加快改革🕤🦫,強化特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013年與雲南省滇劇院“訂單式” 培養滇劇六年製中專共同招收56人🛸,貴州省花燈劇院“訂單式” 培養三年製中專共同招生28人。2014年雲南省花燈劇院“訂單式” 培養花燈表演五年製大專共同招收56人⛸,鎮康縣文化旅遊體育局“訂單式” 培養三年製中專共同招生17人🙂↕️。與校企合作探索符合戲曲表演教育課程建設發揚戲曲教學 🏊🏻♀️,部分專業學科的教學專門聘請劇團有豐富經驗的優秀演員擔任,“以戲促功”、“劇目帶動教學”優良教學傳統,加強早晚功基本功訓練,探索🧔🏻♂️,鼓勵創新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考試考核辦法🎅🏿。
依據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以校內外實訓基地為平臺👈🏽,組織校企教學團隊共同製定課程標準,實施項目教學,很好的培養了學生創造性地🕵️♂️、真實地完成一個項目的能力。戲曲表演專業核心課🙅♀️🎮,利用技能大賽項目、教師科研項目等🤨,多方結合👨🏻🦽➡️,最終直接服務於企業♣︎🏌🏿♂️、服務於社會。大力開展學生技能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
(二)校企共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組織有關專業教師與訂單培養各單位主要負責人開展課程體系調研。通過充分深入的市場調研,對行業發展前景與需求、校企深度合作企業用工趨勢、畢業生就業情況等做了全面的分析🤹🏼♀️,確定了人才培養目標👨🏽🦰,結合行業需求🍰、區域經濟發展情況👔,修訂了戲曲表演專業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方案🦸🏽♀️,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培養了適應戲劇表演發展的技能型人才🎅🏼🖐。
(三)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逐步完善
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內涵就是為社會培養培訓高素質、技能型緊缺人才,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而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實訓基地的建設來加強。校外的實訓基地要選一些和專業聯系緊密的企業,通過校企合作來達到校外實習和技能鑒定的目的;而校內實訓基地主要是依托一些專業實訓教室,通過工學結合來達到教學實訓和對外服務實習的目的。
1👨🏻🔧、 校內實訓條件明顯改善
以提高教學質量、創新實訓基地體製和校內實訓特色為重點🔕,不斷優化實踐育人環境🧑🏼🍼,強化實踐育人內涵,完成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2013年專業建設首先從完善校內實訓設備上入手,添置、更新了部分教學設備。主要用於計劃中的實訓教室及多媒體教室建設。校內建成以先進的實踐、實訓條件為基礎的融教學做一體的綜合性實訓基地,較好地滿足了教學🚂、實訓需求。
2、 校外實訓基地合作建設順利
建設一年多來,重慶長壽古鎮、牟定左腳演藝公司、官渡古鎮等單位合作建設了校外學生實訓基地,滿足了戲曲表演專業的學生的專業實習需要。經過多方努力🦉,安排部分三年級學生實訓基地進行頂崗實習,並由企業指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指導👩🏿💼,校內導師下企業,實時跟蹤了解,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為學生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學生參加技能大賽👩🏼🏫🧝🏻♀️,提高專業實踐能力
2014年8月組織2012級八年製大專學生楊竣宇、彭琛然參加第八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獎 ,參賽劇目《劉成看菜》,並榮獲金獎📃。
2014年11月由楊澍💂🏼、馬良華老師編寫劇本,戲劇系教師馬麗💁🏻🤦🏻、金正明執排,教師姚沛伶、12級學生楊竣宇🤕、彭琛然參演的花燈小戲《路燈下》參加在宣威舉辦2014年雲南省花燈藝術周劇(節)展演👸🏿,獲花燈小戲二等獎 ✒️。
2014年10月組織師生參加第四屆中國校園戲劇節,滇劇劇目《武松打店》獲二等獎 。
我系十分重視學生職業技能培訓👩👩👧,2014年10月舉辦學生技能大賽,以提高學生專業實踐能力。通過這次參賽,師生們開闊了視野👩🏽⚖️,既肯定了杏宇自身的辦學特色與長處🧑⚕️🔸,也學習了兄弟院校的優點🙎🏽。
通過參加各類大賽,拓寬了教師的視野,提升了教師的實踐能力🪯。
(五)課程體系的構建以培養職業崗位核心能力為中心
1.校企結合⚪️,完善課程體系
一年多來👨🏽🦱,經過社會需求調研,依據崗位任職要求進行職業能力分析,校企共同製定人才培養方案🤤,深化以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為中心的課程體系🫶🏼,修訂課程標準👩🏽🏫,根據各企業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能力要求,對人才培養方案特別是課程體系進行了修訂完善👩🏽🎓,使之符合職業教育規律。探索職業崗位要求與專業教學計劃有機結合的途徑和方式,按照“職業崗位→崗位技能要求→職業能力標準→知識技能要點→技能要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路徑進行課程教學目標設計,進行課程內容優化🧂,能夠體現職業道德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的需要。
一年級學生的基礎課程實訓教學逐步實現與生產過程相結合,既達到了教學目的,又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
2.完善教學文件👷🏻♂️,加大課程建設力度
構建培養學生高素質、高技能🤚🏿、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課程體系;①根據藝術領域的新發展和崗位要求,以前瞻性的視野來設置課程體系; ②以產學結合為切入點🏃🏻♂️,設計“2+1”(三年製大專)或“3+2”(五年製大專)課程體系📉,即頭兩年或頭三年強調學生基本功、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培養,後一年或後兩年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③根據市場“能演🚶➡️、能唱〽️、能跳⚂、會編”需求👪,設計專業“大平臺、多方向”的課程體系,例如增設戲曲編導🧚、戲曲舞蹈設計🎼、戲曲音樂設計等課程,對歌舞和戲曲表演技能訓練已見成效。④以培養職業技能為主線優化課程體系;⑤積極培植特色課程🕵🏿♀️🐲。
(3)加強質量工程與特色專業的建設
重點建設雲南省戲曲表演特色專業🍇、雲南省花燈優秀教學團隊𓀁,金正明名師工作室🛢,加強院級《戲曲武功》課程及滇劇教學團隊建設。
完善《雲南花燈唱腔》、《雲南花燈舞蹈》、《表演藝術基礎理論》教材的出版工作。
以院級《戲曲武功》課程建設為龍頭🚴🏽♂️,通過采風🏤、向專家學習等方式收集整理戲曲武功素材。
《戲曲把子》課程申報精品視頻。
校本教材《花燈劇目排練》的整理並打印🏊♀️。
金正明工作室搶救整理花燈唱腔150首並製作成伴奏音樂🏊🏽♂️;出版發行光盤《白扇記》、《還魂記》、《蟒蛇記》、《柳蔭記》等100余碟;計劃出版《雲南花燈精品唱段100首》。
(六)畢業生社會反映良好
通過跟蹤調查與用人單位信息反饋調查👩👧👦,畢業生在業內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為本地區的行業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花燈專業積極進行教育體製改革🚵🏽,自覺擔當起培養雲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滇劇、花燈的文化使命,建設面向雲南省、輻射全國和東南亞地區的戲曲表演類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為區域經濟發展和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